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9篇
  免费   993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化学   4229篇
晶体学   144篇
力学   415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772篇
物理学   225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水热法,以柠檬酸为螯合剂,通过控制n(Sn4+)/n(Sn2+)的数值,合成了由具有丰富氧空位的SnO2纳米晶体组装成的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UV-Vis漫反射光谱对SnO2纳米微球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酸性水热条件和柠檬酸的螯合作用下,二氧化锡纳米晶体聚集形成微球;在Sn4+/Sn2+摩尔比例为3:7时,其微球尺寸最小,整体分散性较好;同时适量二价锡离子的掺杂使得该样品氧空位浓度达到最佳,氧空位的存在将使得样品光吸收范围拓展至可见光,因而该样品显示出较强的可见光催化效率,在8 min内完全降解甲基橙。  相似文献   
2.
中空介孔SiO2由于中空多孔的结构而常用作功能材料的基底.将中空介孔SiO2进行官能团修饰,并应用为荧光传感材料是中空介孔SiO2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论文采用聚丙烯酸(PAA)为中空模板,聚醚F127为造孔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在乙醇体系中制备了中空介孔SiO2纳米球.系统研究了搅拌速度和聚醚F127引入量对中空介孔SiO2纳米球形貌及比表面积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N2-等温吸附脱附曲线等表征说明该合成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通过调节F127的引入可以实现对比表面积的有效控制.通过氨基化、席夫碱反应进行荧光修饰,进一步研究表明荧光修饰后的中空介孔SiO2纳米球在水溶液中能够实现对Al3+的有效检测,检测限为1.19×10 -7M.  相似文献   
3.
4.
The total effective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of naturally abundant Rb in a K–Rb–21Ne comagnetometer is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xistence of 87Rb and 85Rb isotopes in the same volume can lead to a large extra spinexchange broadening compared to pure 87Rb.This broadening mainly comes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quivalent reduction in the Rb spin-exchange rate.On this basis,an approximate relaxation model is proposed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to be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from a previous work.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erties of alkali-metal vapor cells.  相似文献   
5.
水硬性石灰在欧洲石质文物修复和加固中获得了很大成功。我国的石质文物主要是砂岩,水硬性石灰的修复效果不好。为满足我国石质文物修复和加固的需求,本文以石灰石和黏土为原料,在950℃煅烧不同时间,制备出水硬性石,对试样的成分、微观形貌、收缩率、抗拉强度和拉破坏过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试样中含有水硬性成分2CaO·SiO2(C2S);煅烧8h时,成分与欧洲水硬性石灰NHL5接近;1.5CaO·SiO2·xH2O(C-S-H)和CaCO3的含量随龄期的增加逐渐增加。(2)龄期1~3d,收缩率较小;龄期4~6d,收缩率以线性规律增加;7d以后,收缩率趋于稳定。(3)局部变形区随拉应力的增加而变大,邻近局部变形区逐渐合并,形成面积更大的应变局部化带;载荷超过峰值后,产生微裂隙;随载荷进一步增加,微裂隙扩展,贯穿整个试件,发展成宏观裂隙,使试件破坏。(4)抗拉强度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加,水硬性石灰中C-S-H、CaCO3等相互交织,构成空间致密体,使试件力学强度提高。合成的水硬性石灰物理力学性能与欧洲水硬性石灰NHL5相近,并且成分均匀、可控,在石质文物修复和加固工程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易志红  白洋  陈立荪  徐峰  陈利江 《应用数学》2015,37(11):951-954
目的 观察丹酚酸A 对H2O2所致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 制。方法 分离并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用H2 O2 损伤的方法建立氧自由基损伤模型。采用丹酚酸A 进行干预后,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栓素B2(TXB2)水平、6- 酮基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的含量,以及细胞内和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H2O2致RCMECs 氧化损伤后,细胞LDH 释放水平、TXB2和MDA 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同时6-keto-PGF1α 含量和SOD 活性显著下降;而丹酚酸A 预处理后能呈浓度依赖性的降低RCMECs 氧化损伤后LDH 水平、TXB2含量和细胞内外的MDA 含量,提高受损细胞6-keto-PGF1α 的表达和细胞内外SOD 活性。结论 丹酚酸A 对H2O2所致RCMECs 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微分中值定理证明方程有根的题型作了分类,分析并讨论了证明中的技巧,及证明中所采用的方法,并对不同例子进行了相应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9.
10.
Mesoporous carbon (m‐C)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porous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but its applications have been severely limited by the inherent fragility and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 rational strategy is presented to construct m‐C into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s with high flexibility by using a carbon nanotube (CNT) sponge as a three‐dimensional template, and grafting Pt nanoparticles at the m‐C surface. This method involves several controllable steps including solution deposition of a mesoporous silica (m‐SiO2) layer onto CNT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acetylene, and etching of m‐SiO2, resulting in a CNT@m‐C core–shell or a CNT@m‐C@Pt core–shell hybrid structure after Pt adsorption. The underlying CNT network provides a robust yet flexible support and a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hereas the m‐C provides large surface area, and the Pt nanoparticles improves interfacial electron and ion diffusion. Consequently, specific capacitances of 203 and 311 F g?1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se CNT@m‐C and CNT@m‐C@Pt sponges as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respectively, which can retain 96 % of original capacitance under large degree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